|

楼主 |
发表于 2006-4-19 13: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知车辆故障的几种方法
《--------------------------------------------------------------------------------
汽车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故障,而且,有些故障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造成人员的伤亡或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驾驶员通过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及时地发现潜在问题,就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几年的教学和维修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仪表异常
驾驶车辆时应养成常看仪表的好习惯,从汽车仪表上及时发现问题。这是因为仪表能够指示出车辆的各项运行参数,通过它,驾驶员可以了解汽车运行以及发动机的运转状况。例如:电流表是用来指示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电流强度的仪表;油压表是用来显示发动机润滑油压力大小和润滑系统工作情况的仪表;水温表是用来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水套中冷却水的温度的。诸如此类的仪表和指示灯还有很多。如果在发动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仪表或指示灯突然显示异常情况,就表明车辆有故障。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检查排除故障。
二、性能异常
车辆的性能一般指动力性、制动性、行驶平顺性、油耗等。若使用中,车辆性能突然变坏,就说明车辆有了故障,应及时排除。
三、声响异常
做为驾驶员经常和自己的车辆打交道,比较熟悉车辆的状况。因此,对于车辆突然出现的异常比较敏感。所以,我们不应忽视车辆在使用中突然出现的异响,应对异响部位及时检查,及时修理。
四、气味异常
如果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焦臭味、过浓的汽油味以及其它异常气味,则说明车辆有故障。离合器片烧蚀时会有焦臭味;电气线路接触不良会引起焦糊味;过浓的汽油味有可能是存在着汽油渗漏,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气味及时地作出判断,以便排除故障。
五、温度、间隙异常
车辆运营中途停车时,要注意检查车辆各部位状况。如:摸制动毂、桥壳、变速器壳等。如果温度过高说明有故障。并注意检查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转向盘自由行程等是否符合标准数值,超出标准应立即进行调整。同时,要注意检查各连接部件的密封情况,看是否有渗漏现象。一旦发现有漏水、漏电、漏油、漏气时,应及时排除。
驾驶员应注意车辆的日常保养,并能从以上各方面的异常情况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
气门容易形成积炭的原因及清洁和预防方法
随着汽车科技含量的提高,人们对车辆要求也不断升高,以前不被注意的气门积炭正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气门背部形成积炭带来直接后果是发动机加速不良,怠速不稳,有时伴有进气歧管放炮,冷车启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常听有人抱怨燃油质量差,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罪魁祸首:曲轴箱通风。为防止污染空气,工程师们把发动机内部的废气直接引入进气歧管,随新鲜空气一起进入燃烧室进行燃烧。高温的油蒸气随新鲜空气一起充满进气歧管,一部分附着在管壁及气门背部,另一部分随进气流在进气门处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形成混合汽,进入燃烧室燃烧后被排出车外。
由于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细小灰尘,在空滤处无法完全滤除,伴随油气一起冲刷气门背部,经长时间冲刷造成细微划痕。细小颗粒与来自曲轴箱的润滑油储存在划痕中,在高温下形成漆状物,经长时间积累,并混合燃油中的蜡等成分形成积炭。
产生积炭后通常采用免拆卸清洗的方法,严重的则要采用揭缸盖清洁气门的方法。
为避免揭缸盖带来损失,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从积炭形成到集聚至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是个渐进过程。当发动机出现凉车启动困难,怠速不稳时,说明积炭已经相当严重,再进一步就会造成失火断缸,直到无法启动。当出现凉车启动困难应立即到维修站进行检查,排除其他因素后应及时清洗气门积炭,避免揭缸盖带来损失。
针对积炭的危害,驾驶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要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油、气清洁;其次,每3万公里应清一次积炭(免拆清洗);最后,注意驾驶习惯,避免长时间怠速停车,避免高速行驶后立即熄火,避免启动后立刻高速行驶,换挡时机控制在2000转左右。
--------------------------------------------------------------------------------
长假归来给爱车“全身保健”
“十一”自驾出游已成时尚,7天长假人们驾着爱车彻底享受了一个阳光假期,人高兴了可别忘了车,有时间给车做个体检保您没坏处。
轮胎-解除行走的疲乏
轮胎是汽车的脚,出行期间直接和各种不同的路面打交道的就是这“四只脚”。回来后首先应对轮胎进行气压测定,保持四轮同样的胎压,还有便是轮胎动平衡的问题,野外恶劣的路面很可能会影响到轮胎的动平衡。因此为每个轮胎重新做动平衡也是极为必要的。
底盘-抚慰受伤的“腰胯”
在自驾游过程中经过各种路面,爱车的底盘最容易“受伤”,如出现底盘异响、方向盘抖动、车辆的停放位置出现油迹等现象,就说明底盘已经受损。同时一些轻微的碰刮也会引起机油底壳或变速箱油底壳等发生轻微渗漏,而这些都是车主自行检测无法及早发现的情况。所以如果有刮底经历,哪怕没有明显感觉,也建议车主去专业厂家检查。
刹车-找回失去的安全
刹车系统是不能忽视的检查环节,旅途中频繁地刹车和充满砂石的环境严重磨损了刹车片,如果刹车片的磨损超过了出厂下限刻度或是在踩刹车时出现了“嘶嘶”的异响,那说明刹车片也到该更换的时候了。
方向-继续上路奔幸福
如感觉出游前和出游后方向系统有明显的变化,如出去时方向盘灵敏而回来后方向盘笨重、方向自动回位不好等情况,就说明方向系统有异常情况了。可能是方向拉杆及防尘套、半轴防尘套有所损伤而造成的,应检查上述部件是否完好,从而决定是否更换。再则,应该看是否因方向拉杆意外变形,造成前束不准确从而使方向跑偏,并对前束进行重新调校。
车身-爱美之心人皆有
安全性能检查完了,最后别忘给爱车洗个凉水澡。溅到车身上、底盘上的泥水,如果不及时清洗,会对车漆及汽车底盘带来严重腐蚀,归来后马上洗车,会对汽车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如果长时间地在泥水路面行驶,最好还要做一次汽车底盘的清洁防锈护理,在用洗车机彻底冲净底盘后,马上进行烘干,再由专业人员用专用汽车底盘防锈剂进行防锈处理。
高级驾驶课堂 制动教程
--------------------------------------------------------------------------------
高级驾驶不同于特技驾驶,更不是高速驾驶的代名词。事实上,高级驾驶技术给驾驶者带来的是更娴熟的驾驶技术,以便熟练并安全的操控汽车,不仅如此,它还能帮助驾驶者更充分的认识驾驶车辆的性能,并且发挥出这些性能。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刹车。也许你会说,刹车有什么好学的,是个长脚的人就会。其实不然,任何看似简单的事情都有其不简单的一面。单从动作来说,节律式制动和左脚制动也不难把握,但是要做到精确,毫厘不爽还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职业赛车手中,有些人甚至这样认为,赛车比的不是速度,而是看谁刹车更快。作为普通的驾驶者,也许我们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这种感觉的真谛。不过,和其他高级驾驶技巧不同的是,练习高级刹车技术对普通驾驶者来说一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毕竟掌握这种技巧可以使我们多一层安全保障。
A 同步制动换档
这是一种常用的减速方法,但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概念,以为踏下制动板同时换挡便是此法之要旨,这就大错特错。所谓同步其实也有先后次序之分,正确的做法是先踏下制动,直至制动的末段才转低一挡,这两个动作并非一开始就同步进行的。
不过,怎样才算制动的末段是值得商榷的问题。这需要一定经验才可判断,一般来讲,你可以把它认为是三分之一的末段刹车距离。那为什么偏要待制动的末段才转低一挡呢?因为若在高速下刹车,经过头中段的强烈制动作用,制动系统累积了极高的温度,末段温度更可以说达到顶点,这时对制动系统的损耗就会达到最大,因此待末段才转挡的原因是利用引擎制动来减轻对制动的负荷,相对增强减速的性能。
制动本来便是从损耗中获取减速效果的,我们要避免的并不是正常的损耗,而是不必要的损耗或对制动造成直接的损害。同时间转挡及制动的最大坏处就是会增加这种损耗,它会令引擎及变速箱的负荷加重,因为在整个高速刹车过程中,头段的制动能力是不足以令汽车减慢至合理的转挡车速的,情况就如在高速行驶中强行转往低挡,这样会使引擎及变速箱受到无谓的损耗。
同步制动转挡法却是一种急促的、在短时间增强刹车能力的方法,这样便有打破车体固有平衡的可能。所以采用同步制动转挡法时,我们需均衡其优劣,譬如路面稀滑或不平坦,就要考虑一下是否适用这种方法。
B 节律式制动
这种制动技术适用于轮胎被锁死,轮胎失去转向能力时使用。车轮锁死常见的原因是路面摩擦系数低,制动令车轮锁死。但在干净的路面,轮胎仍有机会锁死,如制动力过强或车胎本身的抓地力过低等。
一旦制动时车轮被锁死,轮胎失去作用,驾驶者基本上只能做两件事:一是保持直轮直至把车制停。二是松开制动板、扭轮从而避过前面的障碍,但如果所开的车是重心比较高的车种,如越野车、MPV之流,使用这方法便有点危险,因为用得上这种危机处理的制动方法,车速一定是过高,如果制动时未能把车速减至慢速,扭轮回避障碍物时的车速就不会降得很低,那么扭轮这个动作便会突然大幅度影响车体的重心,高重心车辆大有翻车的可能。
我们现在要学的是第三种方法,那就是节律式制动,它是唯一能使锁死的车轮继续减速和保持轮胎的转向能力的制动方法。其技术要点是ABS制动系统,使制动一踏一放,踏的时候车轮虽仍被锁死,但与此同时产生减速作用;放的时候车轮回复运转,转向轮重拾转向能力。重复地、节律地一踏一放,直至车速慢下来,回复原来的制动和转向能力为止。但使用这种技巧时,一踏一放的速度一定要快,而且是愈快愈好,快到好似ABS系统的动作便是最好,但这是十分困难的,我只见过专业赛车手做到这种效果。另外,当右脚一踏一放的时候,驾驶者必须保持扭轮,如果你的节律式制动是奏效,车辆便会有转向能力。一般人练习节律式制动时,常犯的问题第一是节律未够快,第二是一踏一放的幅度不大,要成功练成这种技巧,首要有适合的场地,其次是驾驶者要很狠心地、神经地踏放制动器。
节律式制动最常应用于稀滑路面,尤其是在减速闪避路障的情况,当然,有ABS装置的汽车便没必要用此技术。但各位要明白一点,无论ABS或节律式制动也好,它们只能改善制动时的转向表现,对制动力本身没有加强作用,更不要以为有ABS就可缩短制动距离。
C 左脚制动
右脚踩油门和刹车,左脚控制离合器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在赛车中,车手经常会用左脚来制动。为什么呢?原因是在入弯前由于速度过快,必须适当减速,只是如果收油刹车,必须适当减速,这时如果收油刹车,发动机的转数就会立刻降下来,直接影响到赛车出弯的速度,因此要使用左脚刹车,在刹车的同时踩住油门,保持发动机的转数。这样,赛车达到了与入弯对应的速度,可以顺利过弯,而发动机仍然处于高转状态,出弯时才会有更大的马力和扭矩输出,速度也更快。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左脚刹车呢?首先,赛车在入弯前速度已经很高,马上就要入一个高速弯,比如说四挡5000转,如果选择降挡位至三挡,发动机的转数就会被拉得很高,同时赛车的速度也会降得太低,影响出弯的速度。如果选择不降挡位,车的速度又太高了。这时就要用到左脚刹车技术。
所谓左脚制动就是利用左脚踏制动,借此减少Reaction Time,提高对危机的反应。它是赛车手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对于普通驾驶者我们不建议学习,除非在学习阶段你已开始接触此技巧。因为学习左脚制动最困难之处是要改变驾驶者对脚踏板固有使力的概念。自从学习已右脚踩油和制动以来,我们的脑子里便已植入对踏板应给予的力度,相等于见到哑铃,我们会使劲拿起它,相反见到一堆棉花则会轻轻拿上手,若两者所使的力度相反,就会出现动作上的不协调。
不习惯使用左脚制动而致的负面影响是,一是加速制动损耗,二是车轮经常被锁死。有些赛车手更会考虑到转右弯时,若使用Trailing Braking,人体和车体重心已偏向于左方,若加上左脚制动,会容易导致身体失衡。开手排车使用左脚制动的复杂程度更比自排车高出百倍,因为两支脚掌将会交替使用制动板。
汽车有那几部分组成
--------------------------------------------------------------------------------
1.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其作用是使燃料燃烧产生动力,然后通过底盘的传动系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汽油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组成。柴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为压燃式,所以无点火系。
2.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车身 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
汽车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汽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汽车基本保养 “五油三水”不可少
--------------------------------------------------------------------------------
“五油三水”既不能吃,也不许喝,而是近年来汽车快速保养店提倡的定期保养基本项目,作为现代车主不可不知。
国内汽车快速保养业成长迅速,开车族与这些业者时常接触,自然从中吸收到一些保养常识,“五油三水”是最常被业者用来教育车主的保养观念,对于汽车保养具相当重要性。
“五油”是指机油、煞车油、自动变速箱油(自排车)、齿轮油(手排车)及差速器油;“三水”则是指冷却水、雨刷水,及电瓶水,一般车主对机油的检查更换较为熟悉,然而其他项目也一样重要,绝不可等闲视之。
世界知名的润滑油业者在台成立的嘉实多汽车保养中心表示,自动变里箱油负责动力传送及润滑自动变速器之用,应每5,000公里检查油量,每2万公里或一年更换,更换时最好采用换油机让旧油全部抽乾,不要采部分漏放添加式,并且将变速箱底部用来吸附金属屑杂质的磁铁及过滤网取出清理,然后再注入新油。选择变速箱油应参照汽车使用手册建议的规格,采用具抗高剪力及品质稳定的产品。
除了定期更换自动訬速箱油,嘉实多也建议不妨自已动手随时检查。首先是引擎须达工作温度,踩住煞车,将每一档都排过后放至P档,即可打开引擎盖抽出量央检查,如油量达到所定刻度的上限表示正常;接著看颜色,鲜红色表示乾净,暗红色显示过脏;最后闻味道,若有焦味表示离合器片有不当摩擦燃烧现?所以可以从驾驶时的异常现象判断是否须更换或添加。至于手排车的齿轮油的检查与更换里程与自动变速箱油相同。
煞车油则是每2万公里或一年更换,DOT级数愈高表示品质越好,常见的有DOT 4及DOT5,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级为后者,车主可依爱车的煞车系统设计及驾驶习惯来选择,油的特性要考虑抗汽锁性能。
最后是冷却水,作用在提高水沸点并降低冰点以维持冷却效果、防锈及防水垢,以保护水泵浦预防节温器阀门卡死,和润滑保护水道。每2万公里或一年须更换,
平日也要经常检查添加,检查方法为达到工作温度时查看副水箱,以水位达到标示上限为正常,过与不及都不对。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原因简析
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有:
1.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分离轴承推动分离杆前移的行程缩短,压盘后移的行程也随之缩短,从而使离合器不能彻底分离。
2.双片式离合器调整镙钉与中间主动盘之间的距离过小,造成中间主动盘后移不足,使之与前面的摩擦片分离不彻底;反之,调整镙钉与中间主动盘距离过大,中间主动盘后移过多,与后面的摩擦片相碰也会使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3.前压盘弹簧的长度与刚度相差比较大或损坏、弹簧的孔深不等以及内、外离合器盘总成翘 曲、铆钉松动等,导致离合器总成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全跳动超过规定,使其处于断续接触状态。
4.液力操纵式离合器的液压缸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调整不当。如北京BJ212离合器工作泵活塞行程小于19毫米时,离合器便不能彻底分离。
根据上述情况,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检查液力操纵式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将其调整到规定范围。 (液力操纵式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由主缸活塞与推杆间隙和分离杠杆内端面与分离轴承间隙两部分组成。该行程是依靠改变工作缸活塞推杆的长度来调整)。
2.从动缸活塞推杆长度调整后,若仍感到踏板行程不足时,往往是液力操纵系统中渗有空气,应及时将油液中空气排除。
3.液力操纵式的离合器,应检查总泵液压油缸的油平面。如果踏下离合器时感觉软弱无力,说明油液管路中进有空气,应将管路中的空气排净。密封皮碗磨耗或发涨变形造成工作缸油液泄露时,应予以更换。
4.双片式离合器的中间主动盘与前面的摩擦片分离不彻底或与后面的摩擦片相碰时,应对主动盘调整螺钉按规定进行调整,但必须在离合器接触状态下分别旋动三个调整螺钉进行调整。
发动机过热怎样处理
--------------------------------------------------------------------------------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若水温表指针超过正常温度区,到达过热区,证明发动机已过热。这时发动机声音不正常,并且功率明显下降,应采取下列措施:
(l)停下汽车,使发动机以怠速运转。
(2)打开发动机盖,使发动机能有较好的通风条件。若发现V带断开,散热器软管等漏水或是贮液罐内冷却液液面过低,应立即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待发动机冷却以后,更换已断的V带,并向散热器和贮液罐内添加冷却液(注意不要降低冷却液的浓度)。如果在发动机热态下打开散热器盖,高压蒸汽喷出来,会烫伤人的脸部或手臂。
(3)检查风扇电动机。风扇电动机不转或水温传感器失灵,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4)夏季环境温度高,发动机容易发生过热现象。要特别注意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漏水,散热器液面是否正常,散热器的散热片是否被外物堵塞,V带张力是否合适。
(5)冷却系统功能虽正常,但当汽车爬长坡或在交通拥挤的地区长时间以极低的速度行驶时,水温表指针也可能超过正常范围。这是由于发动机使用的是恒压式散热器盖,即使冷却液温度稍稍超过100℃也不会发生沸腾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停下汽车,让发动机逐步冷却下来。要注意,禁止在发动机和散热器过热时打开散热器盖。特别是在发动机点火开关接通时,由于散热器上温度调节器的作用,风扇叶片将随时启动旋转,绝不能让脸部、手部、头发或衣服靠近风扇叶片。若身体接触到发动机上高温部件,会使皮肤烫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