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汉字里大写数字的本义----汉字趣事之二
作者:钓翁 发表时间:2006-3-11 9:59:02
汉字里的数目字有两套,一套为小写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套为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拾。当初我们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只有第一套小写的数目字,十分易认易写。后来商业活动多了,发现小写的数目字容易被不良小人暗中改动,很是不便。于是,有人便从浩如烟海的汉字中,找出十个读音相同,不易被改动的字来,作为在庄重场合使用的数目字,如填写银票、财物收据等等。而这些大写数目字的原义,当初非指数目而是:
壹:意为专一;
贰:本义指“副职”,后转意为怀有二心,变节;
叁:是“参”字的民间俗写;
肆:从长,从聿,原指摆放陈列,后转意为任意妄为;
伍:军队的“伍长”,管五个兵,类今之班长;
陆:高出水面大片的土地,小片的称岛;
柒:漆树或漆料,原是古时民间对漆字的俗写,;
捌:一种平整土地的农具,无齿为捌,有齿为耙;
玖:指黑色光滑的美石,较次的玉;
拾:指把东西捡起来。
这十个字作为大写数目起于何时呢?史学家并无绝对一定的说法。据本人查阅书籍,认为:最早出现的是“壹、叁、伍”,春秋时就有了,其它的是后来陆续出现,但比较混乱。如“壹”,《管子》中有“狐白应阴阳之变,六月而壹见”,意思是“白毛狐狸半年才可一见”。“叁”与“伍”字,《易经》中有“参伍以变”,这里的三与五,指阴阳爻相的位置数字。
到了唐代的武则天时,因见国库管理混乱,贪官们随意涂改数据,为加强管理,下令找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笔画繁难的十个文字,作为十个大写数字。这位被史家多有诟病的女皇帝,在统一大写数字,利于商业活动的贡献上,功不可没。
转自:http://mhdi1811.anytome.com/8820418131452020050102/35.xml |